营销中心值班销售:
15846288809
技术文章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落地铣镗床在不同材料加工中的切削原理及参数适配

落地铣镗床在不同材料加工中的切削原理及参数适配

更新时间:2025-08-26浏览:9次
  落地铣镗床凭借大扭矩、宽行程的特性,可加工钢、铸铁、铝合金等多种材料,但其切削效果依赖 “原理认知 + 参数适配” 的协同 —— 不同材料的物理特性(硬度、塑性、导热性)决定切削原理差异,而参数调整需围绕原理痛点展开,最终实现效率与质量的平衡。
 
  钢类材料:应对塑性变形与加工硬化
 
  钢类材料(如 45 钢、合金结构钢)兼具较高硬度与塑性,切削原理的核心是 “剪切变形主导 + 摩擦生热显著”。铣削或镗孔时,刀具刃口需克服钢材晶格的剪切阻力,使材料发生塑性变形后形成切屑;但钢材的高塑性易导致切屑与刀具前刀面长期摩擦,不仅产生大量热量,还易引发 “加工硬化”—— 切削区域材料因塑性变形导致硬度升高,后续切削需承受更大阻力,甚至加剧刀具磨损。
 
  参数适配需聚焦 “控温 + 减阻”:其一,切削速度需适中,过低易因摩擦时间长加剧硬化,过高则热量集中导致刀具刃口软化,通常选择中低转速搭配大扭矩输出(落地铣镗床核心优势),平衡切削力与热量;其二,进给量与切削深度需循序渐进,单次切削深度不宜过大,避免因载荷过高导致刀具崩损,同时通过分层切削减少加工硬化层的累积;其三,刀具选择硬质合金或高速钢材质,利用其高硬度抵抗钢材磨损,刀具前角可适当增大,降低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阻力。
 
  铸铁类材料:规避脆性断裂与崩屑
 
  铸铁(如灰铸铁、球墨铸铁)硬度高但塑性低,切削原理以 “脆性断裂为主 + 切屑细碎” 为特点。切削时,刀具刃口对铸铁的挤压超过其断裂强度,材料直接发生脆性断裂,形成短碎切屑;但这种断裂特性易导致切屑飞溅,且铸铁中的石墨颗粒可能加剧刀具磨粒磨损,同时加工表面易因断裂产生微观裂纹。
 
  参数适配需围绕 “稳切削 + 防损伤”:一是切削速度可略高于钢材,利用铸铁导热性较好的特点,通过高速切削减少刀具与材料的接触时间,降低磨粒磨损;二是进给量需稳定,避免因进给波动导致切削力突变,引发崩屑或表面裂纹,落地铣镗床的刚性主轴可保障进给稳定性;三是选择抗磨损的刀具材质(如陶瓷刀具),刀具后角适当减小,增强刃口强度以应对铸铁的高硬度冲击,同时可在加工区域加装防护挡板,防止碎屑飞溅。
 
  铝合金类材料:解决黏附与积屑瘤问题
 
  铝合金密度低、导热性好但塑性较高,切削原理呈现 “易变形 + 易黏附” 的特征。铣镗加工时,铝合金的低硬度使切屑易在刀具前刀面形成黏附,甚至堆积成 “积屑瘤”—— 积屑瘤会改变刀具实际切削角度,导致加工表面粗糙度升高,还可能随切屑脱落划伤已加工表面;不过铝合金的高导热性可快速分散热量,避免切削区域过热。
 
  参数适配的核心是 “防黏附 + 破积屑瘤”:首先,切削速度需显著提高,利用高速切削产生的离心力减少切屑与刀具的接触时间,同时高温可降低铝合金的黏性,抑制积屑瘤形成,落地铣镗床的高速主轴模块可满足这一需求;其次,进给量可适当增大,通过加快切屑排出速度,减少切屑在刀具表面的滞留;最后,刀具需选择专用铝合金刀具(如涂层硬质合金),表面涂层可降低黏性,刀具前角增大、后角减小,既减少摩擦又保证刃口强度,同时避免使用水溶性切削液(易与铝合金发生化学反应),优先选择油性切削液增强润滑效果。
 
  综上,落地铣镗床对不同材料的加工适配,本质是 “以材料特性定原理重点,以原理痛点调参数”。无论是钢的硬化、铸铁的崩屑,还是铝合金的黏附,参数调整均需围绕切削原理中的核心矛盾,结合设备大扭矩、稳进给的优势,才能实现高效、高精度加工。
 
通用技术齐齐哈尔二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    备案号:黑ICP备06008656号-2

技术支持:机床商务网    管理登陆    网站地图

联系电话:
15846288809

微信服务号